国赛一等奖背后的奋斗与坚持

作者  :  李晓松、杨威、梅晓瑶、李爽 编辑  :  陈莹 来源  :   旅游人文学院 时间:2024-02-18 10:2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因其规格及含金量之高,被称为“史上最公平公正的最卷比赛”。回望2023年,旅游人文学院李晓松、杨威、梅晓瑶、李爽教学团队的奋勇拼搏、争创佳绩过程仍历历在目。

一路走来,10个月的高强度工作,对于参赛教师的毅力和抗压能力都是一种考验。获奖作品的一句一字一个符号,决赛现场的一帧一幅都凝结了团队成员的心血。大赛组委会宣布获得一等奖后,四位老师抱头痛哭、无法平静。

成绩的取得绝非运气,成功的背后是团队成员艰辛地付出。从校赛到省赛,再到省赛决赛,最后冲进国赛,直到闯入国赛总决赛,队员们一路披荆斩棘。“没关系,我们重新再来,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遥远!”这是“战友”们最常鼓励彼此的一句话。无数次修改、无数次推翻重来、无数次夜不能寐……最终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梦想!

“小公主”到“拼命三娘”的华丽转身。

李晓松老师作为团队核心,带领团队从校赛一路拼杀进国赛,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繁重的工作和无数个不眠之夜使她患上了哮喘,住进医院。期间,她仍心系比赛,坚持与团队线上沟通,共同研讨比赛细节,修改材料至深夜。

国赛决赛的前一周,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从备赛用品的采购到课程设计的完善,从教学场地的借用到与合作酒店的协调,从摄像团队的选择到摄影细节的把控,从学生请假、彩排、校外实训基地用车到学生一日三餐的落实,每天几十个电话让她没有时间熟悉大赛提交的教学实录视频讲稿内容。在正式录制的前一晚,她利用仅有的几个小时,跟学生进行了唯一一次的深夜彩排,直至凌晨。那一晚,她崩溃大哭,她的泪水是压力的释放,更是坚韧与不屈的坚持。

第二天,当晨曦初露,她的队友们已经等候在亚英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带领学生赶赴录制地点。唐磊老师为三十多名学生准备了热腾腾的早餐。最终,李晓松老师跟大家一起成功完成了45分钟的录制任务。

病床上的母亲和即将开战的决赛,他如何选择?

光,所及之处便生灿烂。杨威老师作为团队中唯一的男老师,担负了更多、更辛苦的工作,三位“女战友”都称呼他为“团队之光”。

正当大家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边等待国赛成绩一边备战决赛时,杨威的妈妈突发急病入院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笼罩了团队。临行前,杨威给李晓松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晓松,刚接到电话,我妈妈脑出血住院了,我定了9点的机票去三亚,咱们的比赛我一定不会耽误。”抵达三亚后,他一直守候在ICU门口。在等待母亲术后清醒的这段时间,他仍然与队友同步参加了两次专家指导线上会议,并改进了自己的决赛材料。一周后,母亲脱离生命危险,恢复意识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鼓励儿子回哈尔滨备赛。百感交集的杨威带着母亲的嘱托和队友的渴盼踏上了返程的路。

国赛决赛的现场教学环节,杨威老师不负众望,发挥出色,得到了专家一致好评。

既是教师也是母亲,大任面前,她变得坚毅而温暖!

赛规突发变化,李爽老师临危受命,和团队快速融合,挑灯夜战,教案、课件不知道改了多少遍。为了达成良好的展板设计效果,学生服装分发、教室设计等工作她都亲力亲为,送货上门的工人师傅问李爽和杨威:“你们是后勤的吧?”

就在国赛决赛前夕,李爽7岁的儿子感染了肺炎,她把孩子交给爱人和父母,从容备赛。重压之下,她也倒下了,她带病与队员力拼国赛决赛。奔赴江西决赛的第二天,得知孩子病情加重又并发乙流住院,她默默地流泪,擦干泪水后又以饱满的状态投入比赛。她说:我不能辜负我的“战友”们,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忍受着对孩子的亏欠,默默前行。

梅晓瑶老师有一个4岁男孩,备赛期间,她连续数天早出晚归,没时间陪伴孩子。有一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熟睡,嘴里还喊着“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泪水瞬间打湿了她的双眼,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为孩子做出榜样。

中秋节前夕,距离材料上交的时间不到10天,梅晓瑶老师45分钟的视频内容需要重新更换主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中秋节一早就去自习室撰写教案,整理思路,连续6天,早出晚归,查阅资料,请教相关朋友,反复沟通,寻找素材,最终完成了教学应用小程序的更新,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完成逐字稿的撰写和课件的制作。9天假期,她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成功完成了45分钟的视频录制。这不仅仅是对工作的交付,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

李晓松、杨威、梅晓瑶、李爽四位老师用毅力和汗水书写了不平凡的比赛历程。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去勇敢追求梦想。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为亚英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赢得了荣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亚英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更好发展做出了贡献。

▲校外实训基地沟通拍摄事宜

▲参赛队代表接受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采访